在云端研讨,在云下实践。如何能让一门设计实践课程通过网络、隔着屏幕,还能上得充实、有干货,不仅让学生有收获,最后还能有作品呈现?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为我们提供了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机会。
由于疫情影响,春节未结束,创意艺术学院的老师们就进入到紧张的在线教学授课准备工作中。直播、录播、“雨课堂”、“腾讯会议”、“中国大学MOOC(慕课)”、国家精品课程、学习通、名华在线、微信群、腾讯课堂……各种平台尝试、比较,各种资源迅速汇聚。为保证“云”课顺利开出,教师们克服孩子干扰、居住条件有限、设备和资料不全等各种困难。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季新学期,一间间暖心的“云课堂”内,师生们体验着全新教学方式,授课听讲、课堂讨论、发言互动,一切温暖而又有序。教师和辅导员密切配合,创意艺术学院第一周云端课精彩纷呈。
1、重构教学内容和授课逻辑,调研、搜索、学习大量在线精品课程和资源,将相关资源发给学生,供学生进行扩展。根据线上授课、学生自主模式的特点,重新梳理、调整了课程课件和教学内容,结合视频文件,补充大量案例进行分析。
2、研究在线授课情景,分析在非直播模式下,如何通过不同教学环节设置,锁定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,提高授课效率和效果。
3、在现行模式下,资源如何发放?与课件内容如何结合?讨论如何进行?……等一系列问题都在进行摸索和思考。
4、探索在线教学模式下,各类教学工具、软件的运用。
5、在线授课应包括答疑指导,再辅之阶段性快题设计,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打扎实,“在线授课,老师还要及时关注学生情绪,做到“让你们知道我在,让我知道你们在”。
“疫情当下,同学们在家如何学习?”“我们的专业在这个时期能解决什么问题?……“云课堂”上,老师们为学生进行了详细讲解。学生们踊跃互动,课堂氛围活跃。同时,老师们通过“学习通”平台进行课程资料分享、布置作业、研究选题发布等,并利用“明华在线”发布课程视频,方便学生反复观看。
老师们的授课宗旨是:“尽管这不是现场教学,但我们仍要保证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,一个不能少,一个也不能掉队”。
“虽然磕磕拌拌,课后感悟颇多。”一方面老师们认为:“
1. 在线授课,是一种科学且高效的教学方法,而且可以在线进行学生学习质量监测,便于教师能够及时合理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,改进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,进一步提升个人教学技能,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提升。
2. 在线授课能充分实现反转课堂,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,教师可以动用网络资源将更多精力放在课堂设计上。
3. 学生也能把控上课时间及地点,不受限于规定上课时间。课程支持回放,学生可自由查缺补漏。或许正是‘停课不停学’的深意所在。”
然而凡事有利有弊,另一方面呢,老师们认为:
1. 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.
2. .随着课程内容的加深,作业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,同学们的接受情况也出现层次不齐的状况。
在线教学不仅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需要,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。在疫情防控结束后,创意艺术学院要总结已有实践经验,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目标,继续谋划推进在线教学改革,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,提升教师队伍将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能力,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,提升教学质量。
在“云”端研讨,在“云”下实践,“云”课精彩纷呈
发表时间:2020-03-08//在云端研讨//
由于第一次采用线上授课模式,教学情境发生重大改变,教学逻辑、教学工具运用、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被打破重构。为保证教学质量,在备课过程中,老师们进行大量研究和探索工作://在云端实践//
为上好网课,创意艺术学院的老师们提前一周开始忙碌:安装软件、整理课件、试讲演练。采用“多元化”方式为学生授课,期间与学生线上紧密互动。